关闭

菜单

剧情介绍

1945年7月,东南亚的战事接近尾声,一队日本士兵行进在撤往泰国的途中。上等兵水岛(安井昌二 饰)在音乐学院出身的队长指挥下,用自学来的竖琴鼓舞士气,抚慰战士忧伤的思绪,后更以音乐为媒介,同接受他们投降的英国士兵达成了心灵上的沟通。水岛接到任务,去劝降一队负隅顽抗的日 本士兵,然而那些战士拒绝接受天皇的命令,最终全部战死,侥幸存活的水岛被一名缅甸老僧所救,他偷走了对方的僧衣,在前往战俘营的路上掩埋日军尸体,到达战俘营的水岛目睹英国人为战友举行的葬礼,若有所悟,于是赶回来路,去埋葬那些因为自己畏惧而弃之不顾的同胞遗骸。水岛的战友们相方设法打探他的下落,最后被水岛告知,自己还有没完成的责任……
  本片获1956年《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五位、威尼斯电影节圣乔治奖。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高木雅行 第1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市川昆

《缅甸的竖琴》下载观后评论:

漫山遍野的尸体,就像如今泛滥的僵尸电影一般,散发着腐烂的臭味。市川昆对于用影像打造战争地狱景观的能力是让人服气的,光这横尸遍野的景象就足够有警示和反思意味。而影片里不听劝说、拒绝投降的部队以爱国、为国献身的名义在日本投降后继续战斗结果被一窝端的段落展现着每个个体被军国主义洗脑后的癫狂状态。水岛穿着僧侣服徒步穿越缅甸大陆,这样一幅地狱景观是可以让人产生圣化,以一种打碎过去一切价值观与认知形式,然后重建价值的方式。这样的重建同样具有普遍性,水岛拒绝回归日本,而是留在缅甸埋葬所有同胞的尸体,这是他未尽的事业。而在每一个战场,每一个尸横遍野的土地上,这样的冲击力都可能让目睹者像水岛一样被重塑。最后水岛写给回国在即的部队的信很直观的展现了他的心态,也算为影片进行了点题,为水岛的行为进行了形而下的解释。

从头到尾,市川这部鲜为人知的经典作品都散发着激动人心的人文主义气息。一部有情动力的反战电影,它对灾难、创伤和人们反应的创造性描绘,可以媲美《士兵之歌》这样的二战杰作。水岛作为僧人埋葬日本士兵的使命是一种朝圣,他的土墩类似于佛塔,他向坟墓敬礼的做法让人想起佛塔上的佛教仪式。影片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佛教信息,片尾的陆地全景,然后是海洋,展现了信仰的“广度”。“当我翻山越岭,将遗体埋在草丛和溪流中时,我的心充满了疑问。为什么世界必须遭受这样的苦难?为什么一定会有这种莫名的痛?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明白了。我意识到,最终,答案不是人类知道的,我们的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世界的巨大苦难。勇于面对苦难、无知和非理性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榜样找到创造和平的力量。我将接受任何必要的培训,使其成为我不可动摇的信念。”

这个结尾好像对原著有一点改动,原著的结尾指责了日本人失衡的欲望和愚昧,电影里的水岛却认为导致世界战争带来痛苦的原因是未知的?就像面对一个故意杀人的人,不再追究他的对与错,而是把杀人这件事归为某种神秘的人类的悲剧,转而陷入这悲剧的思考和想像之中,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现在想想,中国只能拍出来抗日片,却没有好看的反战片,或者站在人类角度反思战争的电影,因为抗日战争,敌人或仇人是明确的,是不得不打的,你谈反战不是很可疑?但怪异的是观众偏偏又都对反战片很青睐,抗日片反而没人爱看。是不是因为加害者的故事如果足够复杂,观众便对加害者更感兴趣。都说艺术要表现人性的复杂,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时光解构·缅甸的竖琴·市川昆1956.摄影就不说了。说叙事内容。人性之“恶”,表现为暴力:语言或行动,升级则为战争。我们承认且直视它的存在,并对暴力予以反省,这是必要的。要是以温情、暧昧的方式,歌唱的方式,并施予肤浅层次理解的宗教色彩,去美化侵略、杀人、被杀、枪炮、毒气…并完全忽视被侵略地人们的苦难,且以模糊、温情般的方式予以表现。其中没有对战争的反思,只有对自己以受害者的身份顾影自怜。《梦》、《几度风雨几度秋》《萤火虫之墓》……基本都是这样的态度。此亦为“恶”。在艺术中,我们或许不必反对什么,但一定要认清,那是什么。PS:去看《人间的条件》,这才是人性、反思。

恰好时同一天,听高华讲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后来去国民党的南京转行成为一位讲师,再后来1949的时候和夫人双双自杀。高华说这个是看透了。影片里这一位倒不是看透了。他只是要尊重逝者,尊重灵魂,否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不管是看透了,还是认定一件事,总有那样的极少数人,一往无前的去做绝大多数人根本无法理解,甚至讲给他们也不明白的事。我总觉得,这样的人更高级。

市川昆//之前在乎活着,之后尊重死亡。全片没有批判批判日军侵略行为,而是从一个个人那里让你理解了他们的行为,并尊重个体愚忠带来的死亡,有点为这种为天王效忠行为立碑的意思。撇开不投降的,为战争中¥非正义¥一方中¥战败¥个人哀悼得人道主义值得肯定。这战争是一个侵略者日军打殖民者英军,也没正义一方。还是可以自己去纪念下的。。如果在中国,那就离谱了。

借助宗教得以直白表达两岸相隔的高级符号——会说话的鸟、代表灵魂的宝石、骨灰盒、隔离网,每个符号都附以了饱满的精神力量,战争尸体面孔的冲击和音乐的抚慰让这股力量得到了实现,并开辟出更多的解读空间,主角完成了转变,最终使得日本人的武士信念让位于赎罪心态,深刻理解到人道主义的于精神的指导和塑造作用。

以音樂為激勵士氣及與陌生人溝通的媒介是令人動容的,但以一介凡夫一夕間而為悲天憫人之聖人未之有也,凡過於超凡入聖者,反令人無從感同身受而有假象,是為過之之流也,不及與過之皆非合於人性者。市川昆的作品雖存有藝術色彩,但劇本往往充滿令常人無法認同的矛盾,此或其難與黑澤明之流抗衡之主因也。

重看。虽说是反战败(日本几乎所有反战电影都是往这方面吧?)但是因为亚洲可公用的历史背景,再加上东南亚的异域风情,让作品同中国观众的带入性要高了不少。可以随时换成为满洲国的历史,同样的,在大的历史下面继续生活的人们。可看。(话说我下次要不要在打分的时候标个是三分还是三点五比较好啊】)

手法上是很好的片子,但是情节偏向性大到离谱… 为啥男主见到的尸体都是日军,而且吓成那样,久经沙场的人应该见过不少死亡的敌军甚至杀过人了吧。既然变成了半个缅甸人,为啥不帮别国人也办个葬礼,明明来不及埋葬的不只是日军。缅甸人和日军的鱼水情也非常奇怪。你们去缅甸是办音乐会的吗?

啧,可能想要表达的境界确实很高,这帮年轻人也是被时代所裹挟,但是好像模糊了侵略者的形象,看着别扭,缅日英军民一家亲?还有,怎么老有人分不清谁是侵略者谁发动的战争,你让我们反思抗日解放还是抗美反印对越?这些战争恰恰全是反战的,不如一部电影有力量?

开头穿缅甸服像缅甸人的水岛的身份已被模糊,跳出了单一民族维度,这铺垫了劝降段落爆发的矛盾,进而推动水岛“出世”。但其茫然正代表一代日本人的精神面貌,想摆脱过去,却无法完全割舍。最后的坚守可算做直面历史。但影片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仍有遮掩。

市川昆也闭口不谈侵略。留在缅甸作苦行僧的士兵,不是给无辜惨死的亡魂超度,是给他死去的战友服丧。厌战和虚无是有的,但忏悔是没有的。日军和缅甸老太太的鱼水情,也看得人倒胃口。竖琴伴唱和鹦鹉传话,把怀乡病和同志之爱渲染得越感人,越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