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一个年轻、有野心的电影学生(Honor Swinton Byrne 饰)和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男人(汤姆·伯克 饰)开始了她的初恋,她尝试将现实和虚构分离开,违抗过度保护的母亲(蒂尔达·斯文顿 饰),而这段关系正危险地接近摧毁她的梦想。
乔安娜·霍格执导,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执行制片人,BBC Films、BFI、JWH Films、Sikelia productions联合制作,5月17日北美上映。

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片

《纪念品:第一部分》下载观后评论:

6/10。雅致厚重的影像质地和工整对称的构图很学院派,偏爱自然光和固定长镜头,导演将学生时代住所中的古董床、台灯、桌椅和镜子墙的反射效果复原搭建,营造出视觉上的精致、小巧,并勾勒出资产阶级生活框架下的重重束缚。片名取自一副18世纪的法国油画,画上一名姑娘心意已决地在树干上铭刻情人的首字母,显然指涉朱莉经那段干柴烈火又痛苦的恋爱经历,安东尼和教授们不客气地指出她计划拍摄讲述一座工人阶级城市如何衰落的想法,因为那里的人和背景与她个人经验相差很远,她的艺术能量被毒品侵蚀的恋爱苦恼所消耗,安东尼伪造了公寓抢劫,将朱莉身上的贵重物品都卖了换毒品,这种理想对象所隐藏的黑暗面带给朱莉的冲击,不亚于她走到床边听见的爆炸声。这部沉闷的生活流作品缺乏突出之处,缺省式的叙事没有私人影像中的感性,无法将观众代入恋爱感受。

纪念品:第一部分剧照

这种电影扭曲三观那真的是第一把好手,没有任何油盐的电影,导演长的可怕全片讲述了一个将近25岁的智障女和兔唇毒罐子的凄美爱情故事。智障女宣称要脱离她生活的bubble,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生活,遂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她的初恋当中,在已知其男友是毒罐子后仍旧大方的供养他,提供他住所,借给他零用钱,甚至大方的让他公然抢劫自己的设备和珠宝,对,你没看错,这就是我们的女主角,起初我以为她可能20岁左右,不谙世事那这样经历一波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可是快到片尾有过生日桥段后才发现她已经25岁了,这样的一个人,还指望她能拍出什么惊人之作?导演想拍中产阶级那一点小布尔乔亚的情怀,可是你再怎么想装逼也要注意故事逻辑吧,还有最搞笑的是影评人不知道为什么竟然集体给出高分,what a crazy world!!!

纪念品:第一部分剧照

觉得从filmmaking角度看和《罗马》真是太像了,which是最gracious的拍法,观众是被邀请的旁观者,而不是导演在make a point或者传递个信息告诉观众应该怎么想怎么看。可能也是至今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的原因....另,我觉得最厉害的一点是Hogg let you get into the mindset of herself(aka the lead role),任何人都会让她远离那个混蛋,但是你能理解并不是说的那么轻松。 男女主的表演是我最爱的一种,甚至不想用“表演”来形容,感觉到年底应该就被各种忽视了,but for sure will remains one of my favourite of all time.

纪念品:第一部分剧照

非常有趣的观影体验,神经非常纤细敏感,应该是导演非常私人化的一段经历,立体的去捕捉生活的质感,人物呈现也是立体式的,导演拍的应该就是他们这个群体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比如一群人谈论着喜欢的导演风格,个人创作上的想法和尝试,老师讲希区柯克如何拍摄《惊魂记》的浴室戏等等,还把片中角色拍摄的影像穿插到了其中,创作上非常的理由,不受电影形式条条框框的约束,有着诗一样的灵魂,属于那种艺术家气质的小品电影。看完之后才发现女主角奥诺·斯温顿·伯恩是蒂尔达·斯文顿的女儿,又一个开始攻占大银幕的星二代,第一部就是这样的片子,资源和品位都太厉害了,开始坐等第二部!

纪念品:第一部分剧照

并不觉得没有核心的剧情点会造成观影过程中的枯燥,反而影片的结构很清晰加上丰富的镜头语言对人物关系的描述,足以让观众想象出可能发生了什么。打影片开头借电影学校学生之口―展现与自己经历不一样的真实感,但是影片却围绕着自己类似的经历以碎片化的方式拼凑连接起来。他人生活的真实感自己自己经历的虚化感用镜面,歌剧划分探讨虚实。只是如此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和探讨虚实的理念在古典英伦风的框架里显得有些拘谨,而虚实的探讨点仅依靠影像也远远不够。不过也许影片表现的根本就不是虚实而就是纯粹的现代电影罢了

“The vile beast knows itself, and miserable he is with it. It’s you to have the power over the beast. To cheer, to encourage, to reprimand, to forgive. He loves you so, and you are invested with great power. Use it wisely, and with mercy. “

悄咪咪说句我真的是为了Tilda才去的首映会。她女儿Honor表演非常好。故事为了更贴切导演自己的个人回忆而非常零碎,非常反高潮,非常私人化,这种故意为之的生活化在电影院里只会让我跳戏。屏幕内外都是个顾影自怜中产阶级小女人形象,若没有导演自己在放映后的Q&A,我可能还会想象导演本人对这种中产阶级强说愁有点批判态度而对此作升上一星半星,结果从Q&A得知她并没有,她真的就是想重现回忆而已。有钱的艺术生真的都好傲慢哦。P.S.真的没有帕丁森

失败的剧作:人物没有竖立起来,不知道为何此二人相爱,以及julie的subjective的position。开篇在建立和主人公的共情之前,不断讨论的self-couscousness只能让人感到不适:对挣扎于“自我”的文艺青年兴趣了了。不断加入的谈话只能作为打断叙述的、让观众跳出的时刻,然而除了片段化的谈话、进展以外并无叙事。julie形容的'difficult times',展现这种self-struggle的过往要小心。

实在看得我太胸闷了,就好像女主在被男主PUA的过程中,摄影机也在精神控制着我。我想这么强烈的情绪感染和介质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看了半小时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发生在80年伦敦的故事,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新了。但随着情节发展,两人的感情成为一场内耗,那种陈旧的过时的无法摆脱的时代感却渗透得越来越深,正是因为摄影师开始使用胶片镜头。不管别人怎么说,这种导演的私人回忆 / 关于一个艺术家如何成为艺术家的故事永远吸引我。

生命不是经历了什么,而是经历本身。导演有些剑走偏锋地回避了传统的讲故事方式,别有洞天地摊开了自己生命中那段隐秘而又微妙的求学和感情历程。电影浓郁的英伦气质,在女主清新自然的表演下增色不少,叙事舒缓悠然,像徐徐展开的画卷,却又落点轻盈,不急于一锤定音式的表达。成长或许不全是如此,但论及回望成长的姿态,导演确实为我们树立了一类榜样。 - Angelika Film Center (5/26/2019)

读过一个专栏作家爱上一个服刑人员的故事,他们连续六年在new years eve打电话度过新年,然而在第七年她没有接到他的电话,主动打过去却只有狱警的冷笑。Love with bars between you很艰难,也很动人,但是我没法感同身受。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也类似。Yes, it's unabashedly autobiographical; no, it's not relatable.

就真的,零零碎碎有的没的,电影来讲不咋地,看完搜了一下原来导演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拍出来,可以更好吧。看的时候不理解这么个角色为什么要请Tilda。。演员表出来才发现原来妹子是Tilda女儿欸。搞笑的是跟朋友看完他说他看到Maurice Moss了,我说那才不是,争了一路以后去看imdb看到演员叫Richard Ayoade,竟同时叹了一口气说诶呀原来真的不是Moss呀。

2星,一个有些自恋的新晋女导演爱上了渣男的故事。 优点是拍摄比较巧妙,并没有直接拍渣男如何偷盗,吸毒,欺骗,惨死等直观情节。而是事情发生后,女主看到渣男落魄犯事时如何的心碎,如何的怜惜渣男,为渣男的这些破事擦屁股。这么一来觉得渣男没有那么渣了, 也不觉得女主那么傻。反而觉得女主有母性包容的一面。话说回来: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傻X过,对吧!都是爱,都成了回忆。